题目
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,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,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。他想,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。一天下午放学前,王老师突然想,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?就叫“自设作业”吧。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,学生很惊讶,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?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。第二天,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,着实吃了一惊!有“老师,我考考您”,有“小发明介绍”,有“诉说我的烦恼”,有“我喜欢的名人名言”,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,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,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……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,王老师激动不已!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,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,有学生的希望、喜悦、烦恼和困惑,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,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,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。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,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,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,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。借此时机,王老师指导学生把“自设作业”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。以后的日子,“自设作业”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。王老师发现,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。【问题】请从学生观的角度,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。(14分)
优质答案
正确答案:
解析
参考解析
(1)王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。
(2)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认为,学生是发展中的人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。材料中的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,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。
(3)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认为,学生是独特的人,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。材料中的王老师发现学生各式各样的自设作业,这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性。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,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,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,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,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、自由的发展。
(4)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认为,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,学生是学习的主体。材料中的王老师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,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一种尊重。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主体性,但就其程度而言比较低,就其范围而言比较狭窄。在教学中,学生主体相对于教师主体来说,诸多方面的力量都显得十分微弱。因此,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,努力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以上是关于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,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,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。他想,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。一天下午放学前,王老师突然想,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?就的参考答案及解析。详细信息你可以登陆佛山公务员考试网。如有疑问,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。点击咨询>>>
特别说明:华图题库系统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,全面覆盖公务员考试、事业单位、教师招聘、职业资格、医卫类、计算机类等领域。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,助您不断前行!关注广东华图教育微信gdhtgwy,政策问题实时答,考试信息不漏看。
华图题库平台所收集的试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,维护您的合法权益。
(编辑:佛山华图)